目录

魏晋四大才子(魏晋南北朝四大美男)

刘义庆是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的侄子,他本来是长沙景王刘道怜的次子,后来过继给刘道规世袭临川王。他很喜欢文学,性格安静,淡泊名利。刘裕很喜欢他,曾当面夸他:“此我家丰城也。”把他比作产自丰城的干将、莫邪剑。那个时候爵位可以世袭,有权又有钱,不努力就有官做。 于是,刘义庆招揽了一大批文人写了一本《世说新语》。他给大家发工资,提供吃喝,书写好了署上...

魏晋四大才子(魏晋南北朝四大美男)

刘义庆是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的侄子,他本来是长沙景王刘道怜的次子,后来过继给刘道规世袭临川王。他很喜欢文学,性格安静,淡泊名利。刘裕很喜欢他,曾当面夸他:“此我家丰城也。”把他比作产自丰城的干将、莫邪剑。那个时候爵位可以世袭,有权又有钱,不努力就有官做。

于是,刘义庆招揽了一大批文人写了一本《世说新语》。他给大家发工资,提供吃喝,书写好了署上自己名字。这种事在历史上也不是第一次,吕不韦也召集门客写过《吕氏春秋》。很可能刘义庆本人也写过几篇,但是现在查不出来了。

《世说新语》一共记载了1200多篇故事,主要是写人的,每篇故事很短,最多不过200字左右。刘义庆把这些故事分门别类,分了36个门类。古今中外许多人都很喜欢《世说新语》。

季羡林说,他最爱的书有两本,一本是《红楼梦》,另一本是《世说新语》。日本近代的大诗人大沼枕山说,一种风流吾最爱,魏晋人物晚唐诗。日本很多人在晚上睡觉前都要读一读这本书。很多人喜欢这本书主要是因为它太有意思了。其中记载的人物多风流倜傥,不拘于流俗,非常有个性,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阮咸居母丧,听闻姑母把自己宠爱的一个鲜卑女奴带走了,身着孝服骑着一匹驴子追赶。两人合骑一头驴回来,阮籍嘴里还说:“传宗接代的人可不能丢。”这种行为很出格,说的话也很离谱,可是时人也觉得放任旷达。

桓温手下有个军官抓了一只小猴子,母猴一直跟着他们的船追了一百多里,最后跳到船上死了,把猴子的肚子剖开一看,肠子都断成一寸一寸的。桓温听说了这件事很生气,立即下令罢免了这个军官。桓温是权倾朝野的大将军,何必为了一只母猴去生气呢?生气就生气,又把这位军官罢免了,以理智来看完全没有必要,可是这样的柔软心肠,真是让人感动。

桓温把持司马家朝政,只要他心狠一点,皇位唾手可得,可是他这个人放不下面子,没有迈出那一步。司马昱去世前召见他,他以为要禅位给他,没想到还是让他做了辅政大臣,将之与诸葛亮作比较,给桓温戴了顶高帽子。桓温虽然心有不甘,但还是接受了这份诏令。

桓温还是念旧情的,真是一个有趣的男人。他说过一句很霸气的话:“纵然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

支道林非常喜欢鹤,别人送给他两只,他把鹤的翅膀剪伤,使之不能随意飞行,供其玩赏。鹅哀鸣不止,支道林很愧疚,等到鹤的翅膀养好,就把它们给放了。真是一派风流。我小时候读到这个故事,深为他洒脱的性格感染。曾养一只小乌龟,半月之后找不到了,终于在角落发现了它,竟然还活着,感叹了很久,放归到村里的小河里了。《世说新语》对我的影响还是很深的,所以周作人说,年少时不要读《世说新语》,不然会沾染纨绔子弟的坏毛病,说的是有一定道理的。

王子猷是掌管马匹的官,在桓冲的手底下做参军。有一天桓冲问他做什么官,他说自己是管马的。又问他一共有多少马,王子猷说不知道。桓冲很生气,问那死了多少马?王子猷的回答令人捧腹大笑,他答:“我连活马都不知道有多少,哪里知道死马的数量呢?”像这样一个人很受当时人们的喜欢,桓温就很喜欢他。

王子猷很适合做朋友,他这个人很喜欢竹子,住的地方一定要有竹子。听说有个人家里种了很多上好的竹子,就去人家家里去看。主人知道他要来很高兴,想要见他一面。没想到他看完竹子直接要走,主人就把大门紧紧关闭,非要和他交谈一会。这位主人失了风度,别人也要笑话他。

我们现在看会觉得这些人行为太怪异,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主要还是司马家篡权导致世俗社会的价值观崩塌了。司马昭杀了曹髦,另立曹奂。司马炎废掉曹奂,自立为帝。司马家得位不正,原先曹魏的老臣都被诛杀干净了,朝堂十分昏暗,稍有不慎就身首异处了。大家一看,还不如吃吃喝喝玩玩乐乐呢?儒家教我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那一套原来是骗人的,你司马家把皇帝都杀了,还鼓吹以孝治天下呢?谁信你啊。士大夫集体陷入巨大的虚无之中。

阮籍经常驾驶马车前行,直到走的都没有路了,就坐在车上哭。他哭的是自己,自己一身才华无处施展,社会太黑暗了。他看不惯当权者,只能采取不合作的态度,经常做一些不合礼法的事情。他很小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去世他却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他很爱母亲,哀伤过度吐血三升,他这样做是一种默默的反抗。很多人都说阮籍这些人“非汤武而薄周礼”,实际上他们爱这个国家爱得更深。

西晋的“八王之乱”引发“五胡乱华”的惨剧,匈奴人刘渊在离石起兵,其子刘聪杀死晋愍帝。王导等人扶持司马睿在南方称帝,建立东晋。有一年春天,士大夫们外出游玩,在新亭聚首。周顗很伤感地说,风景还是和北方时一样美,但江山却换了主人。丞相王导看着大家这副不成器的样子很生气,他说,大丈夫要心系天下,一起努力光复山河,怎么像个姑娘一样哭哭啼啼的。大家听了振作了士气。

那个时候东晋的确很惨,苻坚南下带了一百零七万士兵要攻打东晋,放出豪言,马鞭子扔在河里都能把水阻断,东晋群臣很害怕,只好请谢安出山,他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处变不惊。实际上苻坚只有25万人,东晋还是落了下风,只有7万人。很多人不愿意打前锋,谢安作为军事统帅只好安排侄子谢玄当先头部队。谢玄与苻坚在肥水这个地方对峙很久,双方都很烦躁,更烦躁的是苻坚。他们远距离作战耗不起,想要速战速决。

谢玄派人和苻坚说,要不你往后退一退,让我们上岸对决。众人反对,苻坚却认为可以等他们渡河的时候发起攻击,取得胜利。结果苻坚队伍太长,前面的人退,后队的朱序大喊前线的军队败了,大家信以为真,纷纷败退,晋军趁胜追击,大获全胜。

当时谢安在和别人下棋,接到谢玄送来的捷报随手放到一边,下棋的人问他结果如何?他淡淡的说:“孩子们胜利了。”谢安神态自若,继续下棋。等客人走了以后,谢安因为过度紧张把手掌心都掐流血了。

魏晋名士虽然喜欢清谈,然而清谈误国,最终靠的还是能打胜仗的权臣。

除了这些历史上的大人物的英雄事迹,这一时期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小鲜肉”了。那个时候有四大美男,嵇康、卫玠、何晏、潘安。

潘安我们最熟悉,有个词叫“貌比潘安”。他每次出行,喜欢他的女孩子都朝他扔水果。那时候你喜欢谁就扔个水果给他,引起他的注意,潘安每次都能载回来满满一车水果,这就是“掷果盈车”的故事。

卫玠长得很帅,却因为帅丢了性命,被别人看死了。他舅舅王济长得也很帅,但每次和卫玠坐在一起都说,我的旁边有一堆朱玉,可见卫玠比他舅舅长得还帅。有一次出行时,观看卫玠的人实在太多了,把道路围个水泄不通。卫玠回家后由于过度劳累,不久就去世了,时年二十七岁。说到底还是身体素质太差,和现在的小鲜肉很像,手不能提肩不能扛。

潘安就不同了,他的一项爱好是打铁,经常光着膀子露出肌肉,喝了酒倒在席子上别人都说这是玉山倒了,很高的评价。嵇康有个儿子叫稽绍,长得很帅,站在人群里尤其突出,有个成语“鹤立鸡群”就是形容他的。王戎听了笑着说,你们是没见过嵇康,他爹比他儿子帅多了。稽绍在晋惠帝被包围时,只身护卫在皇帝的车辇旁边,被乱刀砍死,血溅了皇帝一身。身边的人要洗这件衣服,晋惠帝说,不要洗,这上面有稽绍的血。这个皇帝是个白痴,却能念一个人的好,真是令人感动。

最后要说的是何晏,他死的比较早。他发明了五石散,脸很白。魏明帝不太信他天生这么白,就在大夏天请他吃热汤面,等到他热得用袖子去擦,再一看还是那么白,知道别人传说他每天抹粉的话是假的。

这四个人的结局都不好,不得善终,生活在那个时代只能放浪形骸,及时行乐,说不定哪天就死了,管那么多没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idc.ke/45967

发布评论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