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英德中国最美乡村是哪里(英德中国最美乡村排名)

原标题:英德“十大最美乡贤”!他们富不忘本,为家乡积极贡献! 波罗雷钦 事迹简介 (可上下滑动查看) 一、雷钦创办的锋源猪肚鸡酒店,为家乡约70人解决了就业问题; 二、锋源猪肚鸡酒店精心为客户打造一个绿色厨房:一是,2016年,酒店投资30多万元建造一间无油烟厨房,并装配空调,科学合理区划厨房功能,...

英德中国最美乡村是哪里(英德中国最美乡村排名)

原标题:英德“十大最美乡贤”!他们富不忘本,为家乡积极贡献!

波罗雷钦

事迹简介

(可上下滑动查看)

一、雷钦创办的锋源猪肚鸡酒店,为家乡约70人解决了就业问题;

二、锋源猪肚鸡酒店精心为客户打造一个绿色厨房:一是,2016年,酒店投资30多万元建造一间无油烟厨房,并装配空调,科学合理区划厨房功能,为厨房师傅提供一个干净、舒适的工作环境。二是构建一条绿色食材供应通道,店用食用油,自己挑选采购花生到油厂加工;在英德高铁站附近长岭承包10多亩鱼塘,用草喂养,建一80头规模的养猪场,用玉米、香草等喂养,聘请3名工人专职管理,确保了酒店用鱼、猪肉的绿色品质;采购的清远麻鸡、波罗鸡,均与养殖户签订协议,对畜养环节全程监管。酒店坚持从采购源头把控食品品质,用信用赢得了客户的信赖。2011年,菜品“锋源猪肚鸡”获得英德市美食嘉年华金牌奖。

三、在外打拼多年的雷钦,并没有忘记家乡的父老乡亲,每年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重大节日,他都花费2万多元,回家乡波罗敬老院请老人吃饭、送衣服、派送红包。

青塘邹日月

事迹简介

(可上下滑动查看)

一、2008年当选为联队组组长时,为方便开展村中事务、公共事业,发动村民、经过推选成立了村民理事会,其后发动村民捐资筹建了邹氏文化室,为村中开展公共会议,处理公共事务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二、2014年根据党的农村土地整合文件精神,因当时青塘镇还没有一个村民小组开展此项工作,造成各方面工作难以进行,邹日月开始以小部分村民带动大部分村民,经过小会到大会几次的商议处理,完成了联队组100多亩水田的土地整合。村民耕种方便,一路两沟,平整连片耕种。

三、2016牵头捐款发动群众及动员马岭周边几个砖厂的老板捐资,做好一些村民的思想工作,修建好本村的芳榔头路段何祠堂门口的路段的水泥路面。并安装好道路路灯,使村民有平整干净的水泥路,晚上又有明亮的路灯照亮,改变了我们村的道路的新面貌。

四、2016年冬至到2017年发动村民捐资何动员理事会做好村民里面各项工作,为土地补偿,青苗赔偿,经邹日月和理事会成员几个月的共同努力终于把联队组的美丽乡村建设完成,同时好多热心的村民又要求再建四队组的美丽乡村建设,邹日月又和四队组协调处理好村民各项工作,到2018年3月又完成四队组的美丽乡村建设,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于是改变了联队组和四队组的新面貌,老人有宽阔的活动中心,年轻人有健身器材配套,篮球场等健身场。

五、莲塘岗至老煤厂路段因没有铺设水泥路面,经过的车辆较多,造成青北至马岭片环境污染环境严重,交通堵塞,学生上学危险,看到这种情况,邹日月立马向政府和砖厂反映协调,带头捐资铺设好长1.2公里,宽6米宽的水泥路面,现在有了宽阔何干净的水泥路面,人行较安全,车辆畅通,改变了青北至马岭片环境。

六、捐款项目:青北村新围组低保户王积沐建房500元。

横石塘张金青

事迹简介

(可上下滑动查看)

一、他通过开办律师所,解决了当地10多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解决了众多村居民的矛盾纷争,在当地具有良好的口碑。

二、他于2017年8月创办的韭菜种植公司,现通过自种和“公司+农户”种植的方式,一年多来,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增加了当地农村集体的收入;通过经营韭菜种植、销售业务,在种植、管理、销售等环节,解决当地农民就业达500人以上。

三、为支持横石塘老家的公路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他多次捐款、捐物;为挖掘、弘扬家乡文化和历史文化,他慷慨解囊资助《三隅风情录》的编写、出版工作和张九龄文化研究会的研究工作;为支持我市的扶贫济困活动,他在每年的“6.30”扶贫济困日均以个人及律师事务所名义捐款。以自己的绵薄之力,回馈社会。

四、他曾任英德市政协第九、第十、第十一届政协委员,现任清远市第七届人大代表,在其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期间,积极履行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的参政议政的职责,关注社会的热点、难点,反映民生实事,将日常工作中人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收集起来,在政协、人大会议上提交提案、建议,如:《关于在英德市观音山隧道安装路灯的建议》、《关于协助金融行业追债的建议》以及《关于解决清远市律师会见难的建议》等提案、建议,都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并得到了妥善处理和落实,充分发挥了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履职的作用。

五、他自执业以来,至今已承办各类案件达1500多宗,年均办案数约70多宗,通过代理诉讼,平息了许多矛盾纠纷,为当事人挽回或避免经济损失累计达3亿元。

在公益法律服务方面,他除每年都超额完成法律援助案件外,还义务到中、小学校及党校学生、机关干部、村干部上法制课,积极宣传法律知识;四年以来,他能严格按照上级司法部门和律师协会的要求,按时按量完成法律宣讲任务,到目前为止,已为服务村(居)委、村(居)民解答法律咨询约1500多人次,为服务的村(居)及学校举办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广东省信访条例》、《土地管理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司法》、《婚姻法》、《继承法》、《森林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等等法律法规的讲座近100场次,其中,他起草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讲义还被百度网采用;此外,他还积极参与村居人民调解工作,成功调解了多起民事纠纷,平息了几宗信访案件。

东华赖大烦

事迹简介

(可上下滑动查看)

一、从事养殖业的赖大烦,从最初的几亩小鱼塘,发展到养殖面积达3500多亩,并为村里待业人员创造了150多个就业岗位,其中更不乏贫困户的身影。

二、2003年,赖大烦成立了英德市东华镇一帆养殖场,带动农户养殖水产、家禽类并组织收购、加工、销售农户的农产品等。近年来,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增加,赖大烦同志带领农户养殖水产、家禽,帮助农户销售60万斤鱼类以及80万斤家禽,实现年销售额500余万,使每户农户增收二万多元。赖大烦于200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道路建设,并带头给公路建设捐款,带动了整个项目的推进,为村里的交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自2008年至今,每年捐钱捐物给雅堂村老人协会和大镇敬老院,并不定时去慰问他们,了解他们日常生活情况,在自家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九龙罗新鹏

事迹简介

(可上下滑动查看)

其父罗光荣,自1998年至2016年18年间,共捐资1180万元投入家乡的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得到了家乡群众的高度好评,2016年度被评为“英德市最美乡贤”;罗新鹏作为金造人,不忘父亲的初心,子承父志,积极投身于家乡的公益事业,2017年至今,捐资修建门楼、村道、护村河堤、文化广场、历史博物馆等,为家乡美丽建设打造红色旅游古村落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罗新鹏2018年度支持家乡公益事业明细:

1)2018年度,建设金造起义广场、历史博物馆,总投资409万元,个人捐资130万。

2)2018年春节期间,九龙镇春节篮球赛 个人捐资 10000元。

3)2018年造村“六月六· 谢神恩”活动,个人捐资42000元。

4)2018年6月,支持九龙镇“创文创卫工作”,个人捐资200000元。

5)2018年8月,支持九龙镇“党建杯男子篮球赛”,个人捐资10000元。

6)2018年中秋节,慰问本村贫困户33户,慰问金及物质一批,合计7000元。

7)2018年9月,金造村福利院工程项目启动建设,个人捐资50000元正。

二、英德足协:

2012年,组建英德市青年商会并任会长,组织和领导青商会进行各种公益活动。

2013年,重组英德市足球协会并任主席,组织了多场重大足球赛事,影响辐射至珠三角地区,大力推动英德民间足球体育的发展。

2012年6月,出资组建英德市成年男子足球代表队,率队参加了广东省首届百县(区)足球赛。

2013年8月,出资组建英德市成年男子足球代表队,率队参加了清远市第五届运动会成人男子足球赛。

2013年10月,出资10万元注册资金,重组成立英德市足球协会,为英德市足球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4年7至8月,出资10万元,冠名赞助了2014年英德市首届花园酒店杯七人制足球赛。

2015年7至8月,出资10万元,冠名赞助了2015年英德市第二届花园酒店杯七人制足球赛。

2016年7至8月,出资10万元,冠名赞助了2016年英德市第三届花园酒店杯七人制足球赛。

三、英德市青商会慈善事迹:

2013年8月27号,率青商会分别到浛洸镇、西牛镇、水边镇开展了慰问活动。

2013年9月2号,率青商会分别到英红镇、石灰铺镇开展了助学慰问活动。

2014年6月26号,率青商会志愿者到大站镇老人之家开展了慰问活动。

2014年7月4号,率青商会志愿者到长岭小学开展了“慰问农民工子女”助学活动。

2014年7月23号,率青商会志愿者到东华镇残疾人创业基地开展慰问活动。

2015年1月28号,率青商会到黄花镇开展了慰问残疾少年活动,为残疾家庭送上新年礼物。

2015年2月6日,率青商会到青塘镇榄村开展了慰问残疾家庭,新年送礼物活动。

2015年10月21日,率青商会会员到大站镇老人之家开展了重阳节慰问老人活动。

2016年2月,率青商会到合地广场给市区600名环卫工送温暖。

2016年5月,开展了英德市青商会六一儿童节关爱智通学校活动,呼吁社会各界更加关注智障儿童,伸出援手。

2016年10月19日,由罗新鹏会长带队,青商会走访横石塘镇龙华村开展了扶贫项目的调研工作。

2016年12月7日,青商会到旧城实地考察探访贫困家庭,作出精准扶贫方案。

2017年1月-至今,青商会一直支持赞助矮山坪贫苦户、旧城陈伯一家的生活费用。

2017年2月,青商会支持赞助连江口病患者5000元慰问金。

2018年3月,青商会支持购买公益报章,支持1080元。

2018年6月,青商会支持赞助禁毒宣传日,购买禁毒宣传册100册。价值2500元。

浛洸谢庆伦

事迹简介

(可上下滑动查看)

谢庆伦先生依法经商,热心全国公益事业。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公益事业。2007年成立“浛洸镇教育基金会”时,踊跃捐款,支助家乡教育事业。2008年汶川地震后, 他发动了公司经营地东莞市南城区社区捐赠了一批款物给灾区,支持灾区人民重建家园。2010年, 玉树地震后, 他向中国中央财政部-中央财政汇缴专户汇了一笔善款,用于玉树灾区重建。2010年加入英德(东莞) 同乡联谊会后, 积极带头帮助困难会员筹集急需的资金。2012年捐赠善款支持兴建浛洸镇鱼咀文化室。2012年筹款近20万元,兴建了鱼咀村民办事大厅。 2013年英德小北江沿岸发生水灾, 他自行购买了一大批大米、食用油等物资, 带领热心人士亲自到沿江俩岸村里分发给灾民。2015年, 出资60多万元,在家乡浛洸镇鱼咀村华坝片区, 建设一幢占地270多平方米的三层大楼, 供华坝片区党支部、理事会、三防指挥所、文化室等办公室使用。谢庆伦先生从事公益,持之以恒。从2013年开始,每年组织联谊会成员开展家乡助学行动, 自己毎年捐款数额均在前列,经常抽空往返英德深入乡村及学校, 考察受助学生情况和发放助学金。

黎溪朱展雄

事迹简介

(可上下滑动查看)

一、斥资建设美丽家园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鼓舞下,将家乡的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宣传,亚婆田·白水寨生态旅游度假区吸引了全省乃至全国各地游客前来游玩,游客的到来,为当地农产品的销售带来了机遇,实现村民快速增收致富。另一方面,朱展雄将景区门票收入二十多万元回馈给大围村四个村小组,提升村民的幸福感。

二、牵头成立村理事会

2016年牵头成立大围村理事会,积极整合村里的资源,完善章程制度,为大围村的发展及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大围村成功通过清远市美丽乡村整洁村的验收工作,为大围村日后的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尊师重教、热心教育

凝聚热心助教育,汇聚力量促发展。2017年,朱展雄牵头成立黎溪镇铁溪大围村公益基金会,用于奖励大围籍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品学兼优的学生,并捐资5万元。他希望通过村公益基金会,鼓励学生勤奋进取、立志成才,激励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弘扬尊师重教传统美德,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他深深知道,只有为家乡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家乡才能获得持续的发展。

四、尊老敬老

为了更好地传扬尊老敬老的精神,为村里年轻人做好榜样,从2016年起,每逢重阳节朱展雄都会宴请村里60岁以上老人并派发慰问金,希望村内老人能够在大围村安享晚年。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他希望在自己的带动下,村内形成尊老爱好的良好氛围,并一直传扬下去。

五、扶贫济困、热心公益

朱展雄多年来一直心系家乡贫困家庭,鼓励自己名下公司优先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带动贫困户就业脱贫。他经常从百忙当中抽出宝贵时间到贫困家庭走访问候,切实帮扶特殊困难群体,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朱展雄充分发挥民营企业优势,扎实做好扶贫济困工作的精神,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及群众的拥护。在回馈家乡的同时,他不忘社会困难人员,多年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向6.30、社会公益事业共捐赠资金二十余万元。每逢黎溪镇举办篮球比赛、龙舟比赛等体育盛事他都会赞助支持,为家乡的体育事业及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石灰铺黄焕党

事迹简介

(可上下滑动查看)

一、黄焕党是石灰铺镇友联村委洞头村人,其打造的广东创美实业解决了2000多劳动力就业,为社会作出了贡献。

二、黄焕党率领创美农业核心团队,勇夺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称号,其“微众生”茶叶系列产品荣获中国名优产品和广东十大好春茶(红茶类)称号,创美茶园被评为广东最美茶园,技术员黄文定参加2018年首届中国红茶加工制作比赛获金奖殊荣。创美农业是英德红茶标杆。

三、创业成功的黄焕党,心怀感恩,回报社会,热心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其富而思源,富而不忘家乡,报效家乡,心系家乡赤子情。广东扶贫济困日、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贫困大学生扶持等都慷慨解囊捐助220万元。每年春节和中秋节,黄焕党亲自率领广东省英德商会团队,慰问全市敬老院孤寡老;其为家乡修桥筑路捐资103万元,为建设家乡新农村文化室等公益事业赞助12.9万元。创美农业为当地153人提供就业机会,直接带动56户贫困户脱贫。

西牛刘永警

事迹简介

(可上下滑动查看)

一、在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潮中,片区也在刘永警的倡议下,提议两条自然村要建设美丽乡村,他开始在自然村成立了建设美丽乡村的微信群,让村中的年轻人参与其中,成为村中建设美丽乡村的后生力量,为村中建设做了良好的铺垫,在大家的努力下,这两条自然村成功的创建了美丽乡村,带动整个片区兴起建设美丽乡村的热潮。

二、理事会是当前团结村中最有力的民间组织,也是最能集中办好事、实事的组织。在刘永警的倡导下,动员在外的优秀乡贤回到村中参与理事会的筹备工作,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成立村理事会,发挥党的十九大精神,团结村内外的同志一起建设好美丽乡村,理事会在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慰问留守独居老人、资助困难学生读书、帮助病重家庭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最终实现团结互助的美丽乡村。

三、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已经进入了注重精神文化生活的年代,在农村也要有很多的文化活动,刘永警运用他自己所学,在村中开展文化活动,2018年半年时间,他已经组织春节篮球赛、醒狮拜年、元宵节晚会、学习十九大精神晚会、学习习总书记在广东代表团讲话精神晚会等等,得到了村民们的高度认可,纷纷觉得现在的农村越来越有气氛,越来越热闹。

桥头杨玉宏

事迹简介

(可上下滑动查看)

一、随着自己的事业不断发展与壮大,杨玉宏的生活日趋富足,美满。可是家乡的贫困始终是他的一个心结,一直盘算着想为家乡做点什么。于是,他开始发动村里的年轻人,只要肯吃苦耐劳的,都可以到他的公司里当一线员工,多劳多得,同时一边物色、培养有能力、有才干的村民担任公司的主要骨干,与政府有关部门共同创建市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为英德市民创业致富提供支持。

二、塘尾头村原教学楼经过长期使用,部分墙面已受潮剥落、门窗也已十分破旧,后排砖木结构的校舍已成危房,大大危害到孩子们的人身安全,1996年,他自主筹资,建造了一栋350平方米的教学楼无偿赠送给塘尾头村,供一至三年级适龄儿童上学;为了鼓励勤奋学习的优秀学生,资助贫困学生读书就学,表彰辛勤教书育人的优秀教师,2012年向桥头镇奖教奖学基金会捐资30万元,2018年计划再捐资50万元。

三、2001年,捐赠50吨水泥铺建横沙公路;同年,捐赠20吨水泥铺建联群小学篮球场;2009年,捐资5万元铺建塘尾头村村道;2010年,捐资1万元建设下杨村文化楼;2010年至今,每年捐资4000元,用于塘尾头、上杨村祭祖活动经费;2013年,捐资3万元建设联群村委公共服务站;同年,捐资20万元铺建塘尾头至上杨村村道;2014年,捐资30万元建设塘尾头上杨宗祠、文化楼;2017年,捐资10万元建设塘尾头泥蛇塘灌溉渠道工程;同年,捐赠绿化树给上杨村美丽乡村建设,折合2万元人民币;2018年,计划投资建设一栋300平方米的办公楼,无偿赠送给联群村委做联群村委公共服务站使用。以上累计捐资达100多万元。

四、2010年至今,每年捐资1万元作为联群村委贫困户、残疾人、五保户、贫困党员的慰问经费,2017年,捐资4300元购买月饼慰问塘尾头村65岁以上孤寡老人。为当地困难人士排忧解难,种种善举,温暖人心。

来源:英德文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idc.ke/45977

发布评论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