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诈骗案例(养老金诈骗案例)
为了增强辖区群众防范养老诈骗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守护好老年人的“养老钱”,营造平安和谐的生活环境,为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筑牢平安底色,成都武侯公安持续深入打击养老诈骗和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广泛开展各类防范宣传活动,将文明创建与平安建设紧密结合,倾力守护城市“三安”、提升群众“三感”。截至目前,分局共组织各派出所开展集中宣传活动65场次,悬挂张贴宣传海报、标语及横幅2400余条,依托新媒体平台发布宣传信息35条,在辖区形成了浓厚的社会氛围。
那么,当老年人遇到以下几种骗局,
该注意些什么呢?成都武侯公安再次温馨提醒:
骗局一:保健品骗局
骗子以销售保健品为幌子,租场地专门针对老人授课,实施诈骗。他们通过免费赠送鸡蛋、水果、小家电等礼品,吸引老人前去听课。当老人被成功洗脑后,骗子开始欺骗他们购买一堆毫无用处的保健品。
防范提醒
老年人要端正保健理念,从正规的渠道获取科学的保健常识,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不轻信所谓的特效药、神药、进口药,以防陷入骗局。子女更要多跟父母沟通交流,关心陪伴才是最好的“保健品”。
骗局二:“以房养老”骗局
骗子以“以房养老”名义诱骗老人抵押房产,声称每月可以获得高额利润,同时也不耽误自住或租住。这些房产往往被骗子直接以高息抵押给了职业放贷人,并将房屋处置权交由其处置。前期老人可能会获得收益,而后骗子卷钱跑路,致使老年人钱房两空。
防范提醒
涉及房产等重大财产投资处置时,老年人要提高警惕,多与家人商量,防止“钱房两空”,在日常投资理财过程中应该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不能盲目被高收益所诱惑。
骗局三:“投资养老”骗局
骗子打着 “提供养老服务”的幌子,以投资养老公寓、养老庄园、绿色农场或投资其他相关养老项目为名,承诺给予高额回报、或以提供养老服务为诱饵,引诱老人“加盟项目”,以收取会员费或保证金,并承诺还本付息或给付高额回报等方式非法吸收公众资金。
防范提醒
不要轻信以投资养老基地、预售养老床位等为由的“投资项目”,稍有不慎就会陷入非法集资的陷阱。日常生活中,老年人要时刻加强防范意识,远离非法集资诱惑。
骗局四:“低价旅游”骗局
骗子以“不合理低价游”诱惑老人参团,在旅行过程中安排自费旅游项目、指定购物商店强制老人消费,更有甚者以低价销售假货或以高价销售与质量不符的产品,欺骗老人消费。
防范提醒
老年人要主动拒绝“不合理低价游",不盲目追求便宜,要与旅行社签订正式旅游合同,对不能辦别真假的物品要谨慎购买,在旅游消费时,务必索取发票、收据等凭证,以便事后维权。
骗局五:“温情”骗局
骗子以空巢老人为目标,在老人面前装儿子、扮孙子,假借义务诊疗、心理关爱、直播陪护、慈善捐助、志愿服务、组织活动等形式,获得老人信任后,以多种形式对老人实施诈骗。
防范提醒
老年人要树立防范意识,遇事多找子女商量,不要轻信别人的话。子女也要多关心父母,不要给骗子打“亲情牌”的机会,让父母精神世界充实起来,不再被骗子的甜言蜜语哄得心甘情愿地把钱掏出去。
骗局六:“黄昏恋”骗局
一些独居老人缺乏关怀和陪伴,想找个老伴共享晚年。“黄昏恋”骗局主要针对独身老人,骗子通过网络和老人发展成为网恋后,再编造各种理由向老人索要钱财,得手后立即拉黑对方,完成诈骗。
防范提醒
虛拟世界真假难辦,老年人网络交友要更加谨慎,不要随意添加陌生人的好友申请。遇到聊得来的好友,只要涉及钱款,一定要多和子女亲友商量,谨防上当受骗。
武侯融媒记者 郑嫄
来源:武侯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