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豆芽冤案(豆芽菜违法案例)

“企业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信任。作为民营企业家,我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自己致富的同时,不忘回馈百姓。”12月10日,博乐市满收食品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李满收说。 李满收查看出厂产品的包装情况。 在博乐市青得里镇道尔克顾力木图村,李满收的杂粮食品厂远近闻名。村民们提到李满收,纷纷竖起大拇指。 “老板,亚克西!”这是员工对李满...

豆芽冤案(豆芽菜违法案例)

“企业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信任。作为民营企业家,我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自己致富的同时,不忘回馈百姓。”12月10日,博乐市满收食品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李满收说。

李满收查看出厂产品的包装情况。

在博乐市青得里镇道尔克顾力木图村,李满收的杂粮食品厂远近闻名。村民们提到李满收,纷纷竖起大拇指。

“老板,亚克西!”这是员工对李满收的评价。

“30多年前,我刚来到新疆时,穷得叮当响,是村民们对我的无私帮助,让我在这里扎了根。那时候我常想,以后富裕了,一定要报答他们。”李满收说。

1986年,年仅21岁的李满收从河北老家来到博乐市打工谋生。起初,他在轧花厂收过棉花,也在工地上出过苦力,没有住的地方就在工作单位的车房打地铺,为省一顿饭钱,煮过面条的汤也要留到第二天早晨当糊糊喝。

1987年,李满收和妻子用省吃俭用一年存的些许积蓄,做起了卖麻花、糖糕的小生意。虽然是小本经营,但是“货真价实、多给顾客一点、自己少赚一点”的经营理念,让夫妻俩生意非常红火。

“卖麻花和糖糕时积攒的生意经,让我有了再创业的勇气,只要心够诚,生意一定会好起来。”李满收说。

1988年,李满收东拼西凑借了300多元钱,在亲戚的介绍下,做起了豆芽生意。为在市场上占据一个好位置,他每天凌晨4点起床淘洗豆芽,然后装车赶往市场。冬季零下30多度的天气,冻得人伸不出手,而李满收经常是最早出现在市场上的商贩。

李满收的妻子于淑红说:“老李会吆喝,我们家的豆芽一般都会最先卖完。不论是最开始的水缸发豆芽还是后来的水池发豆芽,我们都坚持把豆芽品质做到最好,生意也越来越好。”

“做生意不但要货真价实,还要诚实守信,绝不能短斤缺两,很多在我这里批发豆芽的小商贩,赚的也就是那一两毛钱,你要是缺斤短两,人家没法生活下去。”李满收说。

李满收的豆芽生意一做就是16年,也基本覆盖了博州大部分豆芽市场,有人称他为“豆芽大王”。2007年,因长期做豆芽生意积劳成疾,李满收腰椎滑脱,不能再干重体力活,他不得不选择做别的生意。

“你越做出一点成绩来,你就越想干。”李满收说。

2007年年末,李满收顾不得养病,又踏上了创业的路。在回乡探亲过程中,李满收发现河北老家的杂粮制品市场火爆,产品专供各类饭馆、酒店,于是他和妻子商量,想在新疆开一家杂粮制品厂,没想到两人一拍即合,当即定了机器,认真学习了生产杂粮食品生产流程,准备回博乐办厂。

工人们在生产车间生产。

刚开始生产时,厂子做的食品种类较少,制作产品全靠李满收和妻子两个人手工完成,产品质量有保障,销路却让两人一筹莫展。

“那时候,我骑着自行车在博乐市的各大酒店和小饭馆推销我们的产品,还免费让饭店试用,无奈接受的人少,产品卖不出去,只能全部扔掉。“李满收说。

于是,不服输的李满收来到乌鲁木齐市的冷库和食品批发市场蹲点,找机会向经销商推销自己的产品,功夫不负有心人,订单终于有了,李满收也看到了希望。

“订单有了,我立刻充满干劲,一心想着把好产品质量关,让经销商满意,让老百姓吃着放心。”李满收说。

还是凭借着诚信经营和过硬的产品质量,订单纷至沓来。为了顺利交单,李满收请来邻居帮忙,又招聘村里的富余劳动力,逐渐扩大厂子的规模。现在,原来简易的厂房已发展成为占地3.5亩的专业食品厂。

如今,李满收的杂粮食品厂承接着来自全疆各地的杂粮餐饮制品订单,每年能创造400余万元的营业额,还吸纳了当地60多名富余劳动力,为他们提供了就业岗位。李满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着民营企业来自于民,服务于民的社会责任。

李满收(左二)指导工人生产。

很多人都说李满收是草根出生的民营企业家,而李满收却不这么认为,他告诉记者:“企业不能光想着赚钱,还要记得回报社会,一个人富了不叫富,把大家都带动起来,让大家都富起来,这样的企业才做的有意义,我就是一个民营企业经营者,能把企业做好,让更多地老百姓受益。”

文图 / 博尔塔拉报记者 李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idc.ke/46946

发布评论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